知识要点!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
更新时间:2023-07-13 点击次数:1209
激光粒度仪主要就是用来分析颗粒大小的一种仪器,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Furanhofer衍射以及Mie散射,来进行判断。
因为激光具有单色性和方向性的特点,所以激光照射是可以达到无限远的地方的,正是利用这一特点,仪器可以将需要检测的样品展现在激光束中,从而获得检测结果。
米氏散射理论表明,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,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,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,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,颗粒越大,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;颗粒越小,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。
激光的原理
即小角度(θ)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;大角度(θ1)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。进一步研究表明,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。这样,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,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。
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,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。我们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,在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,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,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,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,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。
激光粒度仪测试范围广泛,适应性强且工作性能更加稳定。对有着更加精准需求的测量场合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。